資訊素養名詞隨著時代的演進,有不同的演譯,從電腦到網際網路開始出現,從資訊素養、電腦素養、媒體素養、網路素養至數位素養,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而改變,但至現在資訊素養的意涵被定義為有效利用資訊的能力。而素養是理解以及和外界做有意義的溝通所需要的能力,是個人與人群溝通、互動的能力及個人與社會溝通、互動的能力。普遍的看法認為「素養」是個具變化性的概念,隨著時空的轉變、社會的演變而改變。從圖書館的角度來看,使用者資訊素養的養成是圖書館的使命,故圖書館一直走在資訊科技的先端,不斷為使用者挖掘新科技、新資訊並進而介紹所穫給使用者。Fatzer1987提出,他認為「圖書館素養」有四個階段:

1.Pre-library literacy:圖書館素養文盲,沒有協助下無法找到書。

2.Semi-library literacy:可在目錄及書架上找到圖書。

3.Library-literate:依個人主題可以利用檢索策略,找到最相關資訊並加以組織及評估的能力。

4.Library fluent:瞭解學術傳播及出版,因應不同資訊需求進行一般檢索及修正檢索策略。

但就我個人工作經驗來看,一直到目前為止,圖書館素養所需達到的四個階段,仍無法達成,還是有使用者無法自行找到圖書;不知如何組織所謂的檢索策略,但那些使用者都不具備所謂的「資訊素養」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他們大多具備良好的電腦素養能力,同時可能也具備數位素養的能力,所欠缺的是瞭解資訊源的形式和取用方法;利用搜尋的方法;從不同的資訊源知識重組的能力,建立個人的資訊策略的能力。每個人都有其獲取資訊的能力,身我圖書館員的我,其資訊素養能力是透過教育策略養成的,誰說YAHOO奇磨知識家不是一種資訊源?其實它解決了我不少日常生活的問題,只是需要判斷能力而已,所以資訊素養的核心在於素養而非數位工具的使用。C. R. McClure1994年,他認為資訊素養是一種概念,也是一種利用資訊解決問題的能力,包含傳統素養、電腦素養、媒體素養及網路素養。圖書館一般認定的資訊素養主要是圖書館利用教育這部分,教導讀者了解圖書館的藏書、擁有那些資料庫、環境等。我個人喜愛與讀者個人面對面接觸,了解他的資訊喜好,了解他的需求在那裡,讓他以自己本身的資訊取得來源,組織自己的資訊架構,再引導他使用圖書館所採用的資訊檢索策略,重新組織他的資訊檢索策略。如果使用者能體會到圖書館所擁有的東西,是他需要的,才有利用的價值。我也一直認為資訊要被使用及傳播才有意義。
現在身處於這個資訊社會,網路產生大量流通的資訊,而有資訊超載、資訊焦慮現象;資訊科技發展的多樣性,形成數位落差現象;圖書館是取得資訊的最佳場所,站在資訊的最前線,培養社會的資訊素養要從根做起,應該在正規教育的開端,就應該將資訊素質的課程帶入,但不能只是著重在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上,另外公共圖書館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應只是擔任有報紙看、有書可借的地方,而要扮演社會資訊素養繼續養成的角色才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徐 夢徽 的頭像
    徐 夢徽

    Dream World

    徐 夢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