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服務是機構或系統將搜集到的資訊經過加工、處理後利用各種手段和方式為社會或本機構內部提供信息產品和服務,以滿足資訊需求的一種有組織的活動。而圖書館資訊服務是圖書館、user、資訊三方交互溝通的過程。是圖書館根據user的需求,採用多種形式提供資訊服務的過程,是以資訊為內容的服務活動。資訊服務有明顯的二次性,提供的內容多是經過選擇加工或分析研究的有益資訊。資訊服務的本質應該是對user的資訊需求提供有幫助及有益的服務。
資訊服務的功能是提供資料的蒐集與應用的協助(發揮最小努力原則),圖書館傳統的資訊服務以印刷型資料居多,但現在資訊科技發達,虛擬館藏日益增多,以印刷資料為主的資訊服務已無法滿足讀者對知識的需求。圖書館員作為資訊服務與user之間的仲介者,必須具有能充分提供符合user資訊需求的資訊服務,而每位user資訊尋求行為模式有所差異,圖書館館員是否能提供差異化的資訊服務就變得相當的重要,圖書館館員是圖書館重要的資產,但每位館員的認知結構不同,故圖書館必須進行內外部的知識管理,有效組織圖書館館員的知識,提供具有品質的資訊服務。
Boynton對知識管理提出四個步驟:
1.讓知識透明化 Making knowledge visible
2.建立知識文化 Building knowledge intensity
3.發展知識文化 Developing a knowledge culture
4.建立知識的基礎建設 Building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圖書館所藏大多數為記錄性知識。資訊服務在面對資訊載體不斷創新,知識蒐集的困難度與日俱增和網路普及資訊蓬勃,當紙不再是唯一的資訊載體,資訊服務面臨的挑戰,要更重視資源共享與資訊加值的重要性,並運用全面品質管理(TQM)於圖書館。未來圖書館的服務仍將是新舊服務並存的方式,資訊服務的重點從收藏轉移到獲取;圖書館員必須更加專業化,並能妥善運用網路及數位化技術。。
圖書館是提供資訊服務的機構,當資訊變成商品,可在市場流通時,變成有價時,圖書館是公益性機構,面臨經費拮据的問題,於是乎商品化是圖書館一種謀利的方式,走向營利單位及企業化經營的方式,但圖書館界反思的聲浪不曾間斷,美國圖書館成立的目的是基於平等、民主的理想,相信每個人都有「知」的權利、平等檢索的權利沒有貧富的差距。而圖書館是為了保存社會文化遺產,滿足社會大眾對閱讀的需求,不應有營利行為,但強調使用者付費理念的也大有人在。未來圖書館的資訊服務將朝向個人化的資訊服務發展。
與個人化相對的概念是群體化,有時知識的產生不能光靠單一個體,而是得藉由具有相同興趣、專長的個體組成社群,彼此激發靈感與分享心得,方能促成知識的產生。網路的發達使得這個現象更蓬勃,各式各樣的知識透過網路傳播,知識傳遞呈現多元化,圖書館員必須適當將網路資訊加值,以科技提升服務品質。數位化參考服務是近年圖書館資訊服務藉由科技的發達,推行資訊服務最顯著的例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