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是一個社會心裡學的概念,起源於科學社群中有關獎勵機制的諷喻,由美國著名社會學家Robert King Merton首倡。Merton根據Harriet Zuckerman訪問某些美國諾貝爾獎得主的報告,以及其他科學家的日記、信件、筆記、論文和自傳,於1968年在Science雜誌中論述科學的獎勵與傳播系統。其觀點指出,愈早得到認同的科學家,其日後成就愈大。在論文共同作者中,較有名氣的作者會得到較大的功勞,其研究成果更為人重視及引用,得到的經費就愈多,這也就是「成功培育成功」的現象,使得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此現象正引證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段話,因此稱「馬太效應」。根據新約全書,馬太福音第13章第12節和第25章29節--「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使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拿走」,此段經文亦出現在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及馬加福音中,引起此名詞原創之爭議。
社會理論中有一結構功能論,主張『結構是關係,組織,身份或是任一事物。而人,無論個人或團體,也可能是種結構。關係使人有行動,行動達到一個對象上,對象因而產生變化,此行動與行動結果就是作用。關係是結構,作用是功能。』其馬太效應的假說為「如果2個科學家在不同文章發表同樣的的構想,大部分的功勞歸諸較為出名的科學家。」在科學獎勵機制中是不公平的,對科學傳播而言增加了論文可見度。
馬太效應現象最常發生在科學界,在集體合作研究中,知名的科學家在共同作者排名順序往往是優先的,也得到最多的關注,在獨立研究時,若有同樣的構想,而個別獨立散播其研究成果,知名科學家往往快速得到認同,得到研究資源多,所發表的論文產生量就多。
另外關注的在「引用」現象,如果一篇論文或期刊文章是由知名的科學家產生,會得到大家的關注,研究成果就容易被大家認同,指引讀者進一步尋求資料,影響了讀者資訊尋求的行為,就像常提到的80/20原則,圖書館內講解某一專題的書可能有100本,但讀者大部分只找尋有名的作者或權威出版社的書籍,其中20本就滿足讀者的資訊需求,忽略了其他80本書。
最近國科會將其論文發表的期刊納入國際索引,做為科學研究進步的指標,但主流期刊的偏見,使得貧窮國家無法和先進國家分享研究成果,阻礙資訊傳播的發展,這些國際索引堅持期刊必定得達到某種程度的引用率,才能納入其中,使得某些大型出版社壟斷了學術資源發表的管道。
另外馬太效應也發生在資訊檢索行為上,資訊從業人員努力使資料庫界面更親合,檢索詞彙更精準,以求達到檢索成功率,導致資訊服務人員熟悉資料庫及檢索策略,做越多檢索,技術益愈成熟,卻造成不常使用檢索系統的使用者,無法順利檢索到想要的資訊。在期刊方面通常有完備的審稿制度,多採同儕評鑑及專門編輯審稿制度,馬太效應仍然存在。網路環境中,資訊的使用者仍以社經地位高者為主,社會地位高低間的知識鴻溝將擴大,此外還有網路知識的整理方式異於現今圖書的編目典藏,到時會不會發生熱門資訊存在,冷門資訊遺失的狀況呢?我個人還有一點小想法,Google挾著龐大的財力跨入圖書館事業,想用google search及google scholar滿足大部分使用者的資訊需求,是否會排擠實體圖書館及館員的生存空間呢?這算不算是一種還未出現的馬太效應呢?
留言列表